3)第七十四章 印刷术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几百张平整的纸张——于是印刷的载体,也终于不成问题。

  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怎么把字印到纸张上去?

  这看似是个蠢问题,但汉语不同于拼音文字,几万个字符,光是要一一查找就极为困难,所以必须将字模分组。桓景选择按笔划多少分组,然后再将活字字模都放置在一个转盘上,供排字人员随查随用,也算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被攻克,桓景终于等到了整个流程运转起来的那一天。

  这天清晨,洛阳百姓清早起床,待刚一出门,就看到满街满巷张贴的告示。

  一般而言,官府都是有紧急的大事,才在全城张贴告示。

  这些告示在城中引起一阵恐慌,难道是刘聪又来入侵了。于是城中不识字的军民赶紧请来寒士帮忙细细读来,却是来自桓景的一封信。信中只是简单地说,从今日起,官府会将近日大事与政令每日张贴于全境各处。

  “这字体也太死板了。”一个寒士应周围百姓要求读完,忍不住奚落一番。

  “可是这誊抄速度也太快了吧,全城这么多张,全是一样字体,这是何等手速?”一个路过的行商看出了关键。

  “说不定是累积了数日才誊抄完的。明日说不定就是另一个人,另一副字体了。”寒士看着眼前这个白丁,优越感油然而生:“可惜了这么多人力和纸张,用来誊抄这些废话,劳民伤财啊!”

  待到第二日,百姓出城一看,又是满街满巷的告示,用着还是同样的字体,好似毫不费力气。

  第三日、第四日,亦复如是。

  而且不单洛阳一地,荥阳、颍川、襄城也同时开始散发这样的告示。每日清晨只要洛阳来的马车一到,当地的百姓就知道,有洛阳的消息传过来了,争相跑去看新鲜,甚至帮助新军在城中张贴告示。

  于是四境之中,开始谣传桓景府上有仙人,有三头六臂,才能誊抄这么多告示。又有精于算计的行商粗略估算了一番,这样的仙人至少要二十只手,每日不吃不喝才能完成这等壮举。

  无论如何,司州的百姓开始渐渐习惯了每天都能看到官文的日子,官文每日不光能带来准确的消息,有时还会附加一些农事相关的知识,这让农民大为受用。

  于是四近粗通文墨的寒士每日都被百姓缠着解读官文,而新军士兵更是不得了,据说人人都是识字的先生。同时,百姓有好学者,甚至已经开始偷偷自学了,只是一开始未免闹出将四写作“亖”的笑话。

  卞壸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不禁感到忧心忡忡,于是劝谏桓景:

  “桓刺史,先前新军识文断字自是好事,行军打仗还是要明晓大义为上。但对于一般百姓,这么轻率地发布政令,未免会让人凭空议论政事,导致谣诼四起。唯君图之。”

  桓景知道,这是卞壸作为士人开始感到危机了,于是笑言安抚:

  “百姓亦需明晓大义,方才能听从调遣。何况眼下除了掌握张华秘术的我们,还没有人能够如此迅捷地发布通告,谣诼还未及散布,就会被我们掐断于根源。”

  “可是,圣人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能让百姓知道太多啊……”卞壸赶紧引用论语。

  “卞长史,家学所传论语,是这么断句的。”桓景自己当然没有什么家学,但桓家先祖的儒学背景还是颇具震慑力的,自然被他拿来拉大旗作虎皮: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明晓大义,听从调遣,就让他们自由行事;百姓愚昧无知,不听从调遣,就要启发他们,让他们明理。

  “我军初来司州,四方流民多不听调遣。只有启发他们,才能让他们明晓大义。”

  桓景望向窗外围观告示的人群,心意已决,印刷术已经成功应用,下一步,就是教百姓识字了。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