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九章 受降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肩对抗石勒外,再无交集,所以要见风使舵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还必须知道长安的虚实。

  郭诵脸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相符地感慨神情:

  “长安虽然已经收复,但是朝中阎鼎、贾疋、麹允、索互相争斗不休,在外则有南阳王司马保虎视眈眈。其中任事者多为小人,唯有贾疋刺史是个英雄,然而权势最大的却是阎鼎。我叔父常说,长安城中必然又会有一番内乱啊!”

  桓景在原时空的第一次实习,就是在一家人事混乱的公司,所以对这种情况相当熟悉。以他粗浅的经验,长安朝廷这种派系林立的集团,只要有人想要成事就有有另一派的人来阻挠,那么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像历史上能撑那么久,反而是莫大的气运了。

  他继续询问:“我听闻,长安几经兵燹,已经荒废不堪。那么具体而言,长安还有兵力几许,户口几何呢?”

  郭诵警惕地扫了桓景一眼:“晋祚未尽,鼎之轻重,不是人臣可以过问的。”

  桓景自知失语,只能连连道歉。

  第二天,送走了郭诵之后,郭诵的话语却依旧盘旋在桓景的脑中:

  “桓内史当世豪杰,但毕竟资历甚浅,起兵之前,并无官身,恐难以服众”

  这虽是郭诵的遁词,但不无道理。中原百姓早就听闻新军战绩显赫,但见自己二十来岁,之前又并无官身,心里总不太能接受。毕竟,古往今来,只听说过二十来岁的霍去病,却没有听说过二十来岁的霍光。下马治民,总比上马治军要需要更多经验。

  何况,自己先前在自己地界的分粮和土断,在让自己内部流民佃客满意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其余各州郡的坞堡主。颖水以南的各坞堡主甚至开始自发给张平捐粮,这也是张平在几次大败之后还敢北上进犯的基础。

  但是,总让张平这么盘踞着豫州刺史的名头,长久来看,也不是办法。一个念头——

  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豫州刺史了!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