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追亡逐北(四)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兵伐谋。

  也就是说,战争的最高目的,就是永远不要让对手达成他的目标。

  既然石勒的打算是在孟诸泽暂歇,征调粮草以备北上,那么桓景的策略也很简单——让石勒征不到粮草,只能继续北逃。

  所以自桓景来到孟诸津后,与石勒对峙已历数日,其间仅仅只是与石勒隔着数里扎营。石勒军若向前进逼,新军就再退后数里。而石勒军若回到湖边,新军又重新回到湖边数里的高地上。

  这种打法虽然无赖,但是却极为可行。毕竟桓彝一方一直有源源不断的补给,精力饱满;而石勒的步兵疲惫又饥饿,行军速度也大打折扣,所以敌人始终摸不到新军的边,桓景已经可以想象到石勒气急败坏的样子。

  在坚守营寨的同时,桓景又派小队人马每夜晚在敌军四近鼓噪,要么射出几支火箭,要么敲锣打鼓吹唢呐。而只要敌军反应过来,就立刻骑马奔逃。

  执行这些任务的并非是新军的枪骑兵,而是仅仅是让普通新军士兵,以老带新,轮流执行任务。他们骑的是附近坞堡主捐赠的用来驮货的马,但这就够了,因为士卒皆是轻装,而撤退时又是分散撤退,所以敌人纵派骑兵追击,也只能驱逐骚扰者,并不能击溃他们。

  石勒军不堪其扰,但又不敢贸然出击,只能将军队倒为两班,日夜疲于驱赶前来骚扰的新军士兵。而新军士兵在骚扰敌军的同时,反而积累了不少经验。

  除此之外,桓景还派小股部队联络附近的坞堡主,共同约定执行坚壁清野的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坞堡主们坚守各自的堡垒,一粒粮食都不给石勒;新军则负责稳住石勒的大军,并提供情报。

  桓景的声名早就传到了梁国附近,而梁国的坞堡主们早就受够了石勒的劫掠,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石勒的骑兵几度出击到四处打谷草,附近农民早得到新军斥候的报信,都早早地躲进了坞堡中守卫。而石勒的主力又被桓景所牵制,小股部队并没法攻下坞堡。所以几日下来,石勒军没有打到一点粮食,再度濒临断粮。

  眼见石勒的军队日复一日地颓败下去,桓景心中却愈发紧张,他知道,石勒一方不会坐以待毙,此刻肯定也在思考着出路。

  以石勒的见识,如果真是束手无策,当初见到自己军队的那一刻就该转身北窜。之所以还留在原地,想必敌人还有什么撒手锏。

  两军之间,势必还有一战。

  四月二十九日,凌晨,繁星漫天。

  桓景的大营外,一个哨兵背着长戟,在营外的草地上来回巡逻。晚风吹来,拂过了草地与大湖之间的芦苇丛。

  仿佛听见什么响动似的,他停下了脚步,向芦苇丛方向走了几步,不安地探望着。他并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大概是有什么野兽在苇丛中流窜吧。

  或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