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桓景的决议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都不是神仙,哪有一开始就能想清楚的?不妨细谈。“

  “首先,你之前说,只要不输就好。但如何不会输呢?”

  温峤不紧不慢地答道:

  ”使君想必熟识豫州的地利,那么步行行军肯定比石勒要来得灵活。周旋之中,他在明,你在暗,他慢你快,所以即使一时失败,也总能撤出战场。“

  确实,桓景军中多有附近豫州的流民,地利方面确实有主场优势。

  ”可如果石勒用骑兵追袭呢?“

  温峤沉吟一声:

  “石勒不会有大量骑兵了。

  “当初,我随刘越石初到太原晋阳城时,也曾遭遇过疫病。人马皆得病而死,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会选择先保人,后保马。战马死了可以从别人那里抢过来,但人死不能复生。

  “石勒肯定也清楚这个道理,现在他那里疫病蔓延,军中又乏粮。如何能维持住大量的战马呢?所以,石勒他只能维持少量精锐骑兵,其余的战马说不定都会充作军粮。”

  温峤忽地一低头,想起了一些往事,神情愀然:

  “当初晋阳被围的时候,我军饥寒交迫,也吃过马肉。而马肉吃完后......”

  桓景心中一坠,这才反应过来温峤想起了什么事情,他轻抚温峤肩膀:

  ”太真,不必再说了,我明白石勒军中大概要没有马了。但我还有其他的疑问。

  “我本来是想整顿军制,方案都已经拟好了。现在却要打乱整顿的计划,实在有些可惜。”

  温峤对答道:

  “军制这种东西,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通过战斗观察得到的。你现在就可以先改革军制,然后观察成效如何。追击石勒这种不会失败的仗,正好可以用来帮助更换编制的军队磨合。”

  桓景心中了然,对温峤又多了一分敬佩,到底是和刘琨共守太原之人,温峤拥有许多州郡规模的实战经验,这正是自己这个坞堡主所缺失的。

  现在看来是否追击石勒已无疑义。桓景想,既然问了,就不妨问到底:

  ”只是现在出击,时机是否合适呢?“

  ”以我观之,花一两天将军制整顿完,就可以迅速出击了。“

  ”需要等琅琊王那边么?“

  “不用等。而且,以我在寿春的见闻,琅琊王几乎不会出兵。

  “使君你也到过寿春,应该知道彼处的士人是什么情况。琅琊王自顾不暇,如何能派兵追击,估计也就出小股部队意思意思。”

  桓景又想起了当初在寿春,琅琊王只求稳固自己的实权,名士们则继续宴饮清谈,实在是不能指望他们派兵进取。

  “行,那么就遵照你的意见,先更改编制,然后军队向陈县进发。”

  温峤点点头。

  永嘉六年,四月十二日,重新集结的谯国新军,在谯城西门整列成队。

  此次出击前,借着军队改制的机会,桓景终于有机会重新清点现在手下的兵力。

  首先自然是去年就归自己直属的两千老营,这些士兵主要是白云坞和附近坞堡的家丁和归附的流民。

  其次则是陈县乞活军的三千人。这些士兵名义上归刘瑞指挥,但刘瑞年老,权力欲不强,所以实际训练和指挥都归桓景。

  以上五千人,是之前桓景在谯郡转战时的中坚力量,算是可以依赖的基本盘。

  接下来,是桓宣在谯郡南部新招募的一千人,这些先前主要是谯南各坞堡主的家丁。本来有两千人左右,但和支雄一战损失惨重,所以只余一千人。

  然后是作为临海公主嫁妆的两千苟晞降军,本来由阎亨指挥。石虎攻谯城时损失惨重,从三千人减员至两千人,现在和桓宣部合并,由桓宣统一指挥。

  最后是樊雅在被新军军势折服后,新加入的两千人北谯郡部队。

  另外还有邓岳的船工水师,和三百人的新军枪骑兵。这些特种的部队,桓景暂时不准备作改动。

  所以现在桓景手头共有约万人军力,和去年不同,现在桓景统一了整个谯国,更兼去年丰收,养活一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么多人,要怎么整编呢?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