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 战场观摩团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兵冲进敌人纵队,先用*扫射,近距离上用新配发的马刀左劈右砍,将炮车上抵抗的日本炮兵砍落,再追杀企图逃离的敌人,日军炮兵疲惫不堪,大部分人连枪都没有配发,根本无法反击。

  褚亭长在缅北收容了大量零散的各部队骑兵,将其整编成一支营级别搜索部队,原先这些骑兵都没有马刀,因为骑兵早就不再是突击力量,通常负责联络和侦察。不过在他的200师里,骑兵倒是不怎么执行传递情报任务,而是专门进行火力侦察和快速突击。所以他特别向上峰要求配发马刀。上面一口答应下来,因为觉得中国枪炮造不出,马刀不至于造不出来,结果兵工署俞大维一摸底,发现只能手工锻打,要的急还真是造不出多少合格的。最终,美国俄勒冈的一家厨房刀具公司,莫名其妙得到了一份军方订单,用冲压方式,赶制了一批粗制滥造的马刀空运至此。

  表面上,大规模使用骑兵完全逆潮流而动,其实不然。200师上有无人机盯着,下面有电子侦察监听,骑兵的机动性配合情报优势,恰好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部分时候,因为道路限制或者后勤供应限制,骑兵甚至比坦克都管用(中国战马善于跑山路,还耐粗饲)。

  这些也是他在缅北摸索中逐渐发现的。他的骑兵从来不会撞到机枪阵地,专门打敌人辎重和炮兵。

  实际上,就在同一时间,在北非和澳大利亚,盟军都已经重新编列了连以上骑兵部队。美国国防部早几个月就看到了中国骑兵的表现,根据布鲁克带撰写的《丛林地带作战所需重点兵种规划报告》,美军展开了一系列内部研讨。研讨关于骑兵在新的机械化战争中的作用。相关演练正在德克萨斯胡德堡骑一师驻地展开。当然这些研究注定竹篮打水,没有超越时代的侦察手段,骑兵仍然不可避免地会被历史淘汰。

  根据褚亭长的指令,骑兵迅速对大炮进行了破坏,但是只摧毁了较轻的75山炮,对于重炮不炸炮筒子,而是先炸毁下面的轮子。炮弹就近掩埋起来。

  他的部队暂时无法带走这些大炮,但是也不能让牟田口的部队快速修好带走。他的如意算盘是几天内在野外歼灭敌人主力,再回头来修复这些大炮。

  96式野战炮,是整个印度能找到的最轻便的大口径火炮了,日本人没有足够的汽油和卡车,只能用马来拉,几乎没有部署能力,但是他不但有卡车还有汽油,进攻加尔各答还用得着。

  轻型坦克随后赶来时,这里战斗差不多已经要结束了,大部分日军丢弃大炮逃到附近山里,追也追不着了,坦克手感觉自己没捞到战斗机会,正骂娘,看到南方烟尘滚滚,好像加尔各答方向有车队过来。

  大家一时有些惊愕,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