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章 行军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势必会陷入长久的纷乱。即使石将军能一统北方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关键矛盾有二,简直无解。”

  桓景来了兴趣,“你倒说说,是那两对矛盾?”

  他总结的矛盾也是两个。

  张宾不答,只是微笑着说,“我想还是听听桓公子的想法。”

  见桓景又把头不耐烦地扭过去,张宾命左右为他解开手铐:“你怕旁人听到,成为我的证见。干脆这样,你在我手上写字就行。”

  这倒是不错,桓景终于答应了,毕竟手上写字这就死无对证了。

  他抓着张宾的手掌,思忖片刻,写下两个词,“士庶、华夷”。

  “前者为体,后者为用。”他解释说。

  士庶就是士人和庶民间的阶级矛盾,华夷就是汉人与其他各类胡人之间民族矛盾。

  至于体用这两个儒家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刚好发端于魏晋的玄学清谈之中,虽然后来在宋明时期才成为儒家的核心论题,但这个时代的文士应该听得懂。

  体是本质,用是表现。随着社会进一步动荡,民族矛盾必然愈发成为中原的主要矛盾,而阶级矛盾是外在主要矛盾之下所潜藏的本质。

  如果不是司马家以及同时代的士族挥霍无度,治国无能,所谓五胡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为大患。而占田制之下,之后的东晋政权无法从士族身上收取足够的赋税,要北伐也无从谈起。

  “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兵力虚耗,百姓流离失所,而士族豪强把控土地,国家收不上赋税。在这种情况下,胡人和汉人为了争夺一点仅有的资源,必然会以族类为聚落来抱团求生,这才是华夷之辩的本质。”

  这种对晋室的反贼论调,即使张宾给石勒听了,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把柄,但说也无妨。

  何况石勒本人估计也对这问题是头疼得很。

  石勒一向重视士族,从富有的士族那里反而收不上什么赋税,只能从平民下手。

  而石勒本人作为刘邦的粉丝,对于自家族群未必有什么归属感,但奈何羯族是小族,本来就人少,这是仅有的一点基本盘。

  所以石勒自己事实上就是在抱团取暖,不但必须优待自己的部族,并且将各种杂胡甚至落魄汉人都算为羯族来扩大基本盘。在石勒的几个养子中,石堪就是作为杂胡被收养,而另一养子石聪甚至根本就是姓石的汉人。

  “如果贵军真要进取天下,地盘越大,内部的族群矛盾越会成为问题。但根本还是从治理士族坞堡主入手。”

  桓景想,事实上就是到了石闵时期,后赵政权也没能解决士族问题。后赵末年,张平(不是谯郡那个张平,而是张蚝养父)那种坞堡主随随便便就能拉着整个并州背叛。

  张宾欣慰地点头:“可以,不愧是石将军看中的人,将来必成大器。我年纪大了,将来就看你了。其余士族,不足道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