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洛阳沦陷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樊雅回到谯城的时候,桓景也回到了白云坞。将军队简单布置一番后,他急匆匆地赶回房间,拆开几天围城下来累积的各类信件和情报。情报尤其多,看来是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了。

  第一件情报来自许昌的商队,带来了洛阳沦陷的消息。这倒是一点也不奇怪,桓景记得之前在许昌就听说汉军已经差不多拿下外城。但是信件里面描述的详细情况才是重点,桓景迫不及待地继续往下看。

  首先,进攻洛阳的主要是刘曜和王弥的军队。石勒的军队一开始有参与,但是中途撤出去往许昌。情报中絮絮叨叨用华丽的骈文叙述了一大堆背景。这些其实之前都已经知道了,无需再提。桓景想,倒是许昌方面的笔杆子有必要撤换一下了,至少得换个能精简行文的。

  扫完一大堆啰嗦的话后,他打着哈欠,突然发现了一条有用的信息。司空荀藩、光禄大夫荀组于城破前逃出了洛阳。有点意思,手下大臣竟然都比皇帝跑得还要快。他们出去肯定是有相应的组织跟随,那么会跑去哪里呢?这个核心官僚组织之后的动向,决定了晋室正统的归属。桓景在信件上附注,让他们之后特别关注二荀的行踪。

  接下来是城破的情形了,想来也是听流民的叙述。首先刘曜和王弥自不同方向攻打洛阳。王弥打宣阳门,刘曜打西明门。城破当日,王弥先攻下了宣阳门,然后进入南宫,到太极前殿。之后是各种抢宫女,夺财宝的事情。而刘曜从西明门进入,首先占领了武库。

  从这一点看,刘曜比王弥高明,桓景心里暗想。

  当天,皇帝司马炽从华林园门出逃,据说是想跑去长安,结果被俘。几天后,太子、诸王还有选择留守的大臣全部被刘曜诛杀。王弥的军队四处搜寻财宝,连死人的墓葬都刨了出来。而刘曜则在将洛阳城被劫掠一空后,焚毁了这座壮丽的都城。之后,刘曜选择向西进军关中,而王弥则选择向项城进发。

  难怪永嘉之乱后,东晋虽然几次收复洛阳,但是都没能守住。看来除了军事上的原因,一个残破的洛阳已经没有守卫的价值了。作为现代人,桓景其实不在乎晋室失去国都的耻辱,但是洛阳的百姓都是活生生的人,不由得不使人触动。从八王之乱开始,这个帝国的首都不断被凌辱和伤害,终于在刘曜手中迎来了她的毁灭。

  在为洛阳的命运唏嘘之余,桓景注意到王弥选择出屯项城。这消息如果属实,等到了项城,王弥离白云坞会比石勒还要近。这么多的势力集中在一两郡之间的狭小地盘,必然有一番大争斗。别人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而他感觉自己简直像在几个相互碰撞的巨石之间跳舞的鸡蛋。

  最后信件还附录了条在许昌流传甚广的小道消息。据说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