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决裂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桓宣走上前,仔细描述了他的方案,依照激进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策。

  首先是上策。趁着现在樊雅还没有回到谯城,赶快让骑兵队分几路,在通往谯城的道路上设伏,试图截杀樊雅。同时乘着守军没有防备,混入谯城,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谯城。

  然后是中策。召集尚忠于晋室的坞堡主,将军队集合起来,与樊雅形成对峙的局面。先用低姿态稳住樊雅,同时向苟晞或者其他势力求援。

  最后是下策,坚壁清野,据坞堡自守。

  桓景思忖了片刻,给出了他的评论。

  “首先排除下策,如果据坞堡自守,我们肯定得分兵把守,这样兵力分散,必然会被各个击破。”

  众坞堡主纷纷赞成,毕竟从利益的角度,盛夏过去就是收获的季节。如果这个时候坚壁清野,坞堡外的田地是必然要被毁掉的,那么过冬就成了难事。

  “然后,上策过于激进”,桓景接着说,“在较大的坞堡中,我们白云坞离谯城最近,如果要打谯城,只能指望我们的五百新兵。万一樊雅临行前有所交代,守军有了防备,再混入城内就不太可能了。”

  从前白云坞只能算是一个中等的坞堡。但是两个多月来,随着持续收纳流民,即使单论人口,白云坞也已经成为了一股较大的势力。但即使这样,面对谯城,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还是选用中策,即使我们集结的军队不能打,但是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至少樊雅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不敢轻易出击。

  “这样我们就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把决战的时刻拖到秋收以后,不至于矛盾立刻激化。而手上有粮,心中不慌,通过拉拢周围势力,很快就会形成对峙的局面。在形成对峙局面后,说不定还可以谈判。

  “但我觉得上策中的截杀樊雅也是个好主意,而且也和中策不矛盾。两个方案可以同时进行。”桓景最后补充了一点。

  马歆摇了摇头:“我赞成中策。只是截杀樊雅恐怕并非是什么好主意。”

  “愿闻其详?”

  “樊雅随身总是有三十护卫,这是之前他在齐王军中留下的亲随,各个都是奇材剑客。而桓景自己,别看他个子小,武艺可是连老夫都佩服,尤其使得一手好剑。如果要刺杀他,恐怕要多备些人手,才能拿下樊雅。

  “另外,如果杀了樊雅,那么和谁谈判又成了一个问题。如果他的残军也推出了一个领袖,我们就成了杀董卓之后的后汉朝廷了。”

  马歆闲居家中也看《三国志》,知道董卓被刺杀后,李傕郭汜反而一举攻下长安,杀了王允。现在如果杀掉樊雅,谯城中的残军反而会和他们势不两立。这时如果再推出一个能干的领袖,局势反而会更加糟糕。

  “如果说樊雅杀不得,我们可以努力活捉他啊”,夏侯焘又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