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骆驼与棉花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后世的印象不同,胡商的商队里,其实骆驼并不多。

  原因也很明显,大部分商人都选择在凉州的州治姑臧城把骆驼换成了马匹,毕竟姑臧以东,就没有什么沙漠了,马匹比骆驼多而且便宜。但桓景眼前的这个商人,不知是不是因为懒得更换坐骑,还是因为有不得不使用骆驼的负重,竟然将骆驼也骑到了长安。

  骆驼的嘶鸣触发了桓景的回忆:在原时空的战略游戏里,骆驼骑兵在设定上可是对付一般骑兵的利器。一些简单的科普中会讲到,骆驼身体的气味加上庞大的体型,可以惊吓马匹,让敌方的骑兵不战自乱。

  当然,在这个时空已久,桓景知道真实情况下并非完全如此。相比于马匹,骆驼奔跑速度并不快,冲击时全靠体型威慑;而且一旦陷入鏖战,骆驼脆弱的脖子就成了软肋。所以将骆驼骑兵的用于冲击的优点,就全在于所谓“惊吓马匹”。

  以骆驼克制骑兵的战例确实有,但和战象一样,往往是初见杀,靠着敌军一开始不熟悉,产生惊吓的效果。可一旦被敌军摸透,那么只要将骆驼和马匹混养,就可以让马匹不再畏惧骆驼。所以骆驼反制骑兵这种战术,非危急关头,不可轻易使用。

  但这不意味着骆驼在绝大部分场合是无用的,骆驼的优势,在于负重。对于一些中等大小的辎重而言,骆驼是绝佳的载具——

  桓景打算,将床弩和连弩,搬上骆驼背,随军队机动。

  在临晋之战时,由于迂回时皆是轻装,所以在面对刘曜属下持盾重步兵的进攻时,新军的弓弩显得非常无力。当时桓景就在想,若是能让床弩随军而动,那么临时结阵也不愁没有破甲的利器。然而床弩对于马匹而言,还是太大。而若是用马车运,又太笨重。

  但对于骆驼而言,较小型号的床弩就刚刚好能够放上骆驼背。

  桓景不知道,在原时空火器普及后的时代,中亚西亚的军队甚至尝试过将小型的火炮搬上骆驼背,也取得过不错的战绩。比如波斯的纳迪尔沙攻入德里的战争中,这种骆驼炮就曾经重创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桓景只是让骆驼负载床弩,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他只是赶紧命人将胡商中所有的骆驼都高价买下来,总计约收集了百余头骆驼。他慷慨地赠予了胡商归去的马匹,并让他们下次带来更多的骆驼——这也算是千金买马骨。

  不过,似乎这次胡商有实用的物资也就是仅此一例了。也算是符合桓景的期待,胡商为了方便携带,运过来的东西大多是珍奇的奢侈品,指望丝绸之路带来一些寻常的大宗物资反而是不现实的。丝绸之路之所以赚钱,还是在于转运贸易,虽然东边商路几乎断绝,然而这只是对于桓景官方的商队而言,私底下总是有渠道将这些西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