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伏牛山盟誓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将司州全军带到伏牛山——即便自己手下能战者只有三千。

  王敦先前以对刘琨的定性来试探自己,发现自己不吃软;小路周访被逼退又可以告诉王敦,他也不吃硬。软硬不吃的情况下,王敦又不敢进兵,没奈何间,只能签约维持现状了。

  果然,王敦亲自再度骑马翩翩前来,说的正是签约盟誓的事情。

  “桓刺史,司州与荆州本是近邻,应当互相协助。吾特为吾弟来调解荆州司州,以期共抗逆虏。南阳之地,乃至叶县,本来是荆州之地,自当由荆州刺史管辖。足下以为如何?”

  桓景正色道:

  “南阳之事,听凭大将军处置。然而如此则荆州广大,不便管理。叶县在伏牛山以北,不若划山而治,伏牛山以北,尽归我属,而伏牛山以南,则归荆州王刺史管辖,若何?”

  “那是……”这算是王敦可以接受的一个条款,他正想赞同。

  “诶,大将军,小人还没说完”,桓景打断了正要继续说:“而且我军在北,直面胡虏,还望大将军能让荆州王刺史好生照应照应。”

  “却当如何照应?”

  “祖公欲今后年年北伐,以荆州物产丰饶,每岁献粮草五万石供应我军以为北伐之资,不为过吧?”

  “五万石,荆州军中粮草亦不算多。”一旁王廙插嘴道:“恐难以供应。”

  其实五万石粮草,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大约可以供司州全军两个月而已。但这里有个面子问题。若是按伏牛山划界,基本符合各方假设。但若是荆州年年供给司州军马粮草,那么桓景就可以传扬出去,说是此次对峙,王敦落了下风。

  之后王敦再要去找祖逖要会淮南寿春之地,如果祖逖知道他连桓景都搞不定,又怎么可能理会他的讹诈呢?所以王敦一方必然不会答应。

  钱凤向王敦低语:“我军且在此地住上一晚,看他桓景能不能坐得住。”

  这时,王敦隐隐望见山路尽头,桓景军营后旌旗大动,看起来又有一支生力军加入了桓景的军营。他心中一惊,如果没猜错,这必然是从小路撤下的司州军马。

  桓景能够毫无顾忌地从小路撤回兵马,想必周访是和桓景有密约了。那么周访在想什么!

  果然,见到桓宣带兵回来,桓景很适时地补了一句:

  “我以为这个要求是恰当的,大将军有在下以为北方藩篱,才能安心解决内部的问题啊!将军孤军悬在南阳,不怕荆州出乱子吗?”

  桓景特意着重了“内部”二字,在王敦听来,简直是在明示周访要有所行动了。

  “足下替大晋守土有功,荆州提供粮草是应该的。”王敦沉默许久,终于没奈何,只得答应了桓景的条件。

  于是两方就照着伏牛山划界,然后约定每年夏初,荆州供给司州五万石粮草。桓景还特定要来王敦的私印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