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短暂的宁静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兴元年十月末,刘曜破长安,虏晋帝司马邺,生擒长安朝廷自贾疋、鞠允以下群臣数百人。同时平阳城下,刘聪克其幼弟刘乂,斩其谋主卢志,刘乂出奔晋司州刺史桓景处。

  待平阳内乱平息之后,刘曜却依呼延晏之计,将司马邺及群臣转交刘聪,作为和解的资本,换取对其割据关中的默认。刘聪手中兵力有限,无法奈何刘曜,只得勉强接受。自此平阳威信大损,刘曜、石勒虽仍自称汉臣,但已然各自为政,不再遣使奉朝请。

  建兴二年正月,司空刘琨、豫州刺史祖逖等北方各州刺史,在桓景的联络下,遣温峤赴江东上表联名劝进,江东群臣亦踊跃响应。琅琊王以天子尚在故,并不直接称帝,而只称晋王,都督中外诸军事,效魏武帝故事。

  而后新任晋王于建康备百官,立社稷,移宫室于故东吴苑城,而服制礼仪皆与天子无异。

  同时,屯兵上邽的南阳王司马保听闻长安沦陷,亦进位晋王,自称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保在部将胡崧怂恿下,以为刘曜刚入长安,立足未稳,故发兵奇袭长安。不料刘曜早有准备,遂大败而归,胡崧亦死于乱军之中。

  幽州刺史王浚听闻长安沦陷,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燕,却仍用建兴年号;同时联结北方鲜卑诸部,筹谋南征。一时北方鲜卑段部、宇文部、乃至高句丽都群起响应。唯宇文部的世仇慕容部不应,反而转而遣使江东,向晋王司马睿上书效忠。

  三月,王浚自立为帝、琅琊王和南阳王各自进位晋王的消息传回平阳,刘聪心中已然明白司马邺已经失去了作为傀儡的价值。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同时为了对在河内的大败泄愤,四月,刘聪以大不敬为借口,尽屠司马邺及其群臣,晋室长安一系就此断绝。

  五月,听闻司马邺身死之后,琅琊王率群臣大哭于东吴苑城,不朝三日。随后即进位称帝,改苑城为建康宫,当年改元太兴,大赦天下,唯以刘聪、刘曜、石勒、王浚、司马保、李雄六人不赦。

  在登基之后,司马睿并未如司马邺刚登基时那样遣使四方,令各路诸侯北伐。只是巩固朝政,休养生息而已。侨姓士族则以王敦为首,继续巩固荆州、江州、湘州的治理,剿灭当地零星的叛军。

  而在河北,吞并了原冀州刺史的石勒打听到王浚正在筹备南征,也停止了继续进攻割据青州的王弥余部曹嶷。在张宾的建议下,石勒屯驻襄国,收租税,劝农桑,立学校,自己全力备战王浚即将到来的进攻,而对黄河以南只是令石虎以偏师应付而已。

  至于祖逖、桓景、郗鉴、蔡豹这些州牧,经历了去年在河内主战场的激战,以及东面与石虎的策应之战,此时都已经疲惫至极,也无力发起进攻。

  于是华夏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