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画舫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蛇争斗之地,离远一点也并非坏事。”

  王导低头,若有所思。目光却扫向一旁侍立的庾亮。作为小辈,庾亮本来坐在舟中末席,此时会意,跽坐向前,试探着问:

  “太真兄可知,若是将桓刺史召回建康做官,他会否应召回江东?”

  “誓言不是儿戏,岂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温峤漫声应道。

  “可如果说,是琅琊王亲自召回呢?”庾亮追问。

  看看庾亮,又看看王导,温峤心下洞明。原来王导有些话不方便问,却教庾亮来出头:

  “桓刺史发过誓了,即使是琅琊王亲笔的手谕,也未必能说动他”,温峤直瞪瞪地打量着庾亮,庾亮只好将目光瞥向一旁:“当然,除非建康大乱,勤王还是必须的。否则其他情况下,刺史不会亲自南下。”

  “这可不是抗命么?”庾亮显得有些激动:“若是连琅琊王的手谕也不听,桓刺史和石勒、刘聪有什么分别?”

  温峤正欲反驳,王导按住了庾亮:“桓刺史股肱之臣,不是可以诋毁的。只是如此不尊号令,即使功劳再大,我实在担心他会成为第二个韩信,无罪而冤死。”

  庾亮嘟哝着:“怕不是第二个韩信,而是第二个苟晞!”

  温峤装作微醺,眯着眼睛,却中眼缝观察着两人的举动。王导和庾亮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只是想从自己试探出桓景对琅琊王忠诚与否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但一时没想到办法回应,也只得低头喝酒。

  他猜不透这些侨姓士人的动机,但从他们过往对琅琊王身边从事中郎们的态度来看,侨姓作为一个整体,与琅琊王的利益未必相和。那么他们在试探桓景是否服从于琅琊王的同时,并非就一定忠诚于琅琊王。

  也就是说,他们在担心,若是将来与琅琊王有冲突,桓景会站他们,还是站琅琊王。他们担心的,恐怕反而是桓景南下勤王。

  想到这里,温峤不寒而栗:琅琊王尚未继承大统,建康城中内斗的种子早已埋下了。更可怕的是,自己作为外人,竟然不知道争斗双方到底在争什么。在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怎么表态呢?

  这么思考之间,两三杯酒已经下肚了。

  温峤佯装酒醉,突然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一手揪起庾亮的衣领,一手对他指指戳戳,庾亮体弱,竟一时挣脱不开。正当众人莫名其妙之时,温峤破口大骂:

  “你算什么东西,敢这么说桓……刺史!桓刺史的兵是自己招的,粮食纯粹靠当地征粮,与朝廷无涉。若是桓刺史想反,早就反了,怎么会拖到今日?如果谁敢在建康造次,我桓刺史带着天兵天将,不过旬日就能斩了逆贼的脑袋。”

  此话一出,庾亮大惊,筷子都跌落在了地上。桓景确实既不需要粮草,征兵也是自己征,若是理解为一种敲打,也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