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 飞来亲事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曾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首先,既然桓景军中并不缺乏粮草,身后又无汉国相侵,那么与之在宛城长期相持下去,只会两败俱伤。但是,现在立刻撤军,不光是丢了宛城的问题,自己围了两个月的宛城,没能攻克,那么荆州士族不过迫于强力才与他合作,现在眼见他怂了,恐怕又会倒向陶侃。

  自己万不能露怯,至少不能不经一战放弃宛城,杜曾经过思考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于是,接下来一连五日,他只是在宛城之下与桓景相持,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只是试探性地小规模进攻新军营垒,面对深沟高栅,杜曾的军队连冲入桓景营中都做不到,当然毫不意外地就被几轮箭雨击退了。望着新军军营高大的木栅,杜曾只能谓然叹息。

  当杜曾的注意力全在桓景那一边时,城中的荀崧带领着军民又乘机修复了不少城墙段,宛城暂时转危为安。

  而几天下来,桓景也没有闲着,一边继续散播陶侃进军江陵的消息,另一边则派骑兵白日向杜曾营中射箭,晚上四处吹响号角,扰得杜曾手下军士不得安生。

  每一次杜曾都派出骑兵拦截,但桓景手下的马匹都是从石勒处还有并州俘获的北方骏马,杜曾骑兵的南方小马本来就体力较差,终究追赶不上,反而徒耗精力,还在追击中被射死不少。

  但新军内部也处在惴惴不安之中,背后匈奴人不知道何时会再度南下。而且到了宛城之后,新军补给线已经几乎断绝。与先前征讨并州不同,彼时的新军,尚可通过沁水逆流而上,向上游的端氏城一带运送粮草。这一次隔了伏牛山,襄城、叶县的粮食需要绕过山路才能送达,补给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桓景勉励将士,天天都在向士卒宣传,说南面陶侃已经出兵,不日将克江陵;而杜曾则用匈奴不日南下的希望,来尽力维系住他的部下。

  某种意义上,两军都在虎视眈眈盯着对面,看谁先撑不住。

  终于,到了第六日,自江陵向杜曾传回消息:陶侃率两万军队,从夏口出发,旦日克武昌,直趋江陵;第五漪屡战屡败,已经龟缩回了江陵城。

  听到这个消息,杜曾再也坐不住了。

  陶侃发起进攻的消息,他先前以为是谣言,如今却被证实了——怎么会这么巧!

  杜曾想要捂住消息,但是太晚了,军队中多是荆州本地人,与信使有熟识者,早就将消息透了出去,一番口口相传之后,自然是捂不住了,逃兵越来越多。

  江陵若失,陶侃只要效吕蒙故智,荆州可以传檄而定。而杜曾再怎么狂妄,也知道自己比关羽还是差远了。

  他盘算着,第五漪手下兵少,又不知兵,即使江陵城防坚固,也当不得几天。桓景和陶侃,两害相权,只能取其轻罢了。

  他突然回忆起探子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