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乌衣巷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字伯…伯庸……”他脑中快速闪过了中学时背的课文“朕皇考曰伯庸”,不妨就占王导一个便宜。

  “伯庸?这个字有点意思。景者,太阳也;太阳虽然光明无比,但每日东升西落,倒也庸常了。”王导漫不经心地恭维着:“回到我们的公事吧。”

  “后院清凉,可以一叙,我们不妨先去后院商议。”他引着桓景沿着一条小径,穿过一小片竹林,来到小池旁的一座凉亭之下。

  二人坐下,家仆递上茶水来,桓景匆匆品一口茶,就率先发话了。

  “所以豫州刺史的事情,王……茂弘兄你怎么看?江东有没有能担此重任之人?”

  “若是平平择一名士作为刺史,江东才俊不少。但豫州兖州盗匪林立,胡虏觊觎,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恐怕非胆气非凡者不可。这些江东名士,多半只有自守之志,北上的差事,或许还是得从侨姓士人中挑选。”

  桓景知道王导这话半真心半假意,真心是因为江东士人确实守土自重,对于北方之事并不关心;而没有说的一面则是,王导想安插一个自己人,去做豫州刺史。

  “那么如果是侨姓,有何可以推荐的么?”

  王导笑着说:“先前周伯仁、谢幼舆都与你相识,找个熟人做上司岂不美哉?”

  桓景回想起之前在画舫中的场景,只觉得周顗、谢鲲这些人都难当大任。如果说只是找个关系好的名士来做傀儡,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王导显然对这个豫州刺史之位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怕并不只是想要派个光杆司令出去,而是想接机插手豫州之事,干预自己的兵权啊。

  这种事情肯定不能立马做决定。

  “伯庸刚刚来到江东,确实还是有些生分,不妨多多观察,好好考虑考虑,再做决定也不迟。”见桓景尚在犹豫,王导也并不急于催促他立马下决定,只是轻易换了个话题:

  “不才倒是有不少想问足下的,足下在中原,想必知道秦王和琅琊王的关系吧。”

  琅琊王司马睿、秦王司马邺两方的紧张关系,桓景自然清楚。只是这王导到底实在试探自己呢?还是想真实地资询自己呢?还是把话说得圆润一点为好。

  “琅琊王和秦王戮力为国,只是有一些龃龉,不过也是暂时的。”他决定先说得委婉些,看看王导什么反应。

  “别客套了,你又不是在和琅琊王说话,没必要那么拘谨”,王导将桓景的手拉近:“现在足下都要和秦王的人抢刺史了,还说什么同心戮力呢?

  “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以你观之,秦王那帮人能成事吗?”

  桓景其实对长安行台的情况也不熟,只好将郭诵对他说过的话,长安行台内部的纷争,奸臣窃命,胡虏觊觎,唯有贾疋尚且忠诚的事情,老老实实给王导转述了一遍。

  王导沉吟不语,思考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