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随军审判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队行了一夜,方才抵达城父县城,军队将伤员和西岸的俘虏留在城父,剩余的部队则继续北上谯城。

  激战一日,新军皆疲惫不堪,昨夜一个个在船上熟睡。桓景也不例外,水师刚刚离开城父时,桓景才被船身的摆动惊醒,他撑了个懒腰,只觉得骨头酥麻。

  船舱外依旧乌云连绵,桓景不禁想到,雨下了几乎一整月,会不会有水涝之害?幸亏是春耕时节,不需要天晴,不然庄稼见不到阳光可不好。

  不过此时石勒的处境大概更不好受吧,一日不天晴,南边大概是没法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的。而粮草的供应估计也越来越难了。

  说到石勒,他突然惊觉:今天还要审审石勒的老营士兵。这群亡命之徒,昨日根本听不进劝降,负隅顽抗,给自己造成了大麻烦。

  无论如何,至少得搞清楚他们脑子里在想什么。即使最后得出的是汉贼不两立的结果,那么也方便之后完善对对方战力的评估,以及俘虏相关的政策。

  带着这样的心情,桓景在船舱中开始了审问。这算是他的小小执念:不能没有罪名,杀死一个俘虏。即使之前斩杀石聪,也是因为此人在阳夏犯下了战争罪行。

  审问的班子是桓景按照现代普通人粗糙的法律观念,建立起的军事法庭。毕竟这不是原时空,他可容不得自己的辖地出现一群不种地也不打仗的律师,所以只是简单给犯人配了一名粗通文墨的新军士兵做书记官,来为之整理笔记。

  东岸尚且活着的俘虏一共二十六人,如果按照当时晋人的分类,他们全是胡人。

  然而桓景命令仔细盘问,这才发现其中族系乱得让人头疼:有匈奴人、有康居人、亦有龟兹人、焉支人。不过其中多为混血,大约是家族在晋地久居之缘故。眼见此番光景,桓景只得又从西岸的晋人俘虏了挑了一个作翻译。

  要是唐泰斯在就好了,他倒是懂匈奴语,或许也懂一点点羯语,桓景不禁想到。然而此时,这个己方阵营唯一的“胡人”,正在龙亢监督运粮。桓景之前的贩酒商队,现在已经全部转换为了运粮队伍,往来淮河与涡水之间。

  第一个战俘被押进了船舱,桓景向押运的士兵使了一个眼神,那士兵便将战俘口中手巾取出。

  “可说得汉家话语?哪族人?是何姓字?”桓景率先发问。

  “我名唤纥豆陵蒙牛,鲜卑人,只是不甚识得......”

  眼前胡人的神情比昨日战场上萎顿了不少。大概经过了心惊胆战的一夜,此人终究为自己所慑服,桓景眼神有些兴奋。

  “你且用本族话语道来。”

  “若我如...如实相告,能...免死否?”那声音有些颤抖。

  桓景脸色一青:“那要看你有没有罪了!”

  看来此人也会胆怯,倒并非是个硬骨头,但昨日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