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转战谯南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畅通,甚至可以从淮河一路送来资源。那么夔安和石虎就陷入两难,待在谯城附近战局必然陷入持久,而分兵谯南三城,又怕被桓景逮住机会。

  桓景派高肃带着两百骑兵在苦县一带活动,争取拖住石虎和夔安。高肃在白云坞干了十年的管家,对于附近地形了如指掌,即使发现情况不妙,撤退并非难事。

  他又命刘瑞带着苦县的王赞残军退回白云坞,并送去让众将士家眷退守谯城的口信。

  剩下的近五千人,乘着难得的晴天,全军向南开始急行军。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永嘉六年,三月十五日,山桑县南面渡口,原时空涡阳县附近,虽然依然是晴天,南方的乌云已经爬上了天空,支雄骑在马上,监督在涡水南岸架设浮桥的部属。

  他脸上焦躁而愤怒,石勒很明显只把他这一路当做偏师,连匠器营都不给配工匠,从谯南一带当地掳掠而来的工匠又消极怠工,连架浮桥这种事情都花了三个整日,难得前几日天晴,才勉强快要将浮桥修完。

  他望了望天空,必须赶在再次下雨之前修好浮桥。待目光又回到河面时,又发现了一个怠工的工匠,他赶紧持马鞭赶过去。

  而此时,桓景顺涡水南下急行军已经三日,一路偃旗息鼓,终于抵达渡口北面十余里的尹沟,这是一条可以淌水而过的小河,千年过后的原时空,依然没有改过名字。

  他们前日经过城父的时候,邓岳及其水师正在那里驻守,据邓岳的情报,此刻支雄大约在山桑一带,而桓宣率一千五百人,加上谯南各坞堡主的家丁东拼西凑五六百人,一路袭扰支雄部,现在大概也在附近。离开城父的时候,桓景简单和邓岳约定了接下来的计划。

  在河边的一处小高地上,桓景手持千里镜,向南眺望。这个时空没有雾霾,谯国南部又是一片平原,趁着太阳还没被乌云遮蔽,他可以一直望到支雄架在涡水上的浮桥。

  观察一阵之后,桓景下令,新军全军暂缓渡过尹沟,却在尹沟北岸扎下营来,只是派斥候扮作商旅南渡侦查情况。另派会水的士卒,去联络北岸的守军——既然支雄已经抵达涡水,那么桓宣应该是退守北岸了。

  “内史,我们急行军三日,就是为了尽早发起进攻。为何现在却突然停下来?”

  桓景瞟了一眼,问话者正是陈昭之。

  “你们将士一路辛苦了,累了就要休息。不过最主要的是,现在不是进攻的时机。”

  虽说兵贵神速,但桓景看见支雄正在架设浮桥,想到明日正是邓岳水师前来会和的时候,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于是整日士卒只是休息,只是桓景严禁他们四处走动,以免暴露目标。

  到了傍晚,乌云已经侵占了整个天空,天很早就黑了。此时月亮隐没在云层中,但即便伸手不见五指,桓景也严禁士卒生火喧哗。尹沟北面黑暗而寂静,整支军队好似并不存在似的。

  而南边火光正盛,一处自然是涡水西南面的支雄大营;另一处则在涡水东北面,和支雄大营相对,难道是桓宣的部属吗?

  正在桓景狐疑之际,上午派去支雄处的斥候送回了情报:支雄刚刚完成浮桥,但尚未渡河;对岸确是桓宣所部无误。

  而派去北岸的斥候也送回了桓宣的口信,桓宣已经知了明天支雄大概要渡河,正在积极备战。斥候还说桓宣手下将士现在听闻援军到来,士气大振。桓景满意地点点头。

  “内史,我们今晚还有别的行动吗?”陈昭之在一旁询问。

  “好好睡觉,明日必有一场激战!”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