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军事讨论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教育不是灌输,盲目的信心并不可取。

  “不对,完全错了。如果大家都像你这么想,我们就完了!”桓景说罢,长啸一声,四座之内,新军众将安静了下来。虽然他们不能理解主帅为何如此担忧,但出于崇敬,都期待着他的意见。

  “夔安之所以不断战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麻痹我军,使我军既骄傲自大,又疲于应付;二是以自己在沙河南岸的存在,将我军拖在宁平城!”

  他起身,快步走向墙上挂着的豫州地图,将手指在四周略略一圈,最终点在了苦县的位置。

  “如果石勒的军队出现在此处,王赞的三千人又无法守住,那么我们前往谯城的直接通路就算被切断了。”

  刘瑞回忆起了之前张宾的信件:“这是之前张宾的说法,但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证据能佐证石勒会采用如上的行动。”

  “刘将军”,桓景直面刘瑞,“夔安的行动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夔安决不是什么庸将,他是石勒起兵之时就跟随身边的人物,每每独当一面,屡次大败晋军。现在我们新军中的小卒都知道渡河比不渡河要好,他夔安能想不到?

  “这只能说明,如果他渡河后击败我军,我军溃逃回谯城,反而是他不想看到的。

  “那么,他真正想的,其实是把我们一举歼灭在宁平城。现在他只是暂时没有得到消息,一旦石勒军队出现在我军后方,相信他会立刻进攻。”

  面对桓景此番分析,新军诸将都将信将疑。宁平城毕竟是大家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之前也辛苦守卫了半年之久,如此轻易地弃城而走,实在是可惜。

  见大家还在犹豫,桓景拍着几案,试图继续推一把:

  “大家别忘了,人少的是我们一方。我们并没有资本冒险。石勒损失一万,他依然有十几万大军。我们的全部兵力,都不够损失一万人。我们不能继续在此冒险,必须缩短补给。”

  见众人依然没有反应,桓景有些急了,他最后只能自己下命令:

  “宁平城并非久留之地。今夜乘着雨势和夜幕,无论如何,我们都得立刻撤离宁平城!”

  “那么去哪里呢?”

  “先往谯城退!”

  最终,桓景力排众议,以个人威望强推,新军众人也不好阻拦,只得答应下来。

  是夜大雨,一路上桓景都在担忧夔安的行动,不过幸亏雨声掩盖了城中军队撤离的声音。新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撤离了

  冒雨行了一整夜,五千军队终于进入苦县地界,靠近之前屯垦队所在的基地鸽子坞,军队已是疲惫至极,若非对桓景个人的崇拜和信任,恐怕是早已坚持不住。

  饶是如此,桓景也隐隐听见队伍中开始怨声载道,而最近几次整队时,已经出现了逃兵的迹象。

  雨停了,东面的天空难得出现了层层叠叠的朝霞。桓景却没工夫欣赏,他依然焦虑地不住向西回头,生怕身后出现追兵。

  “内史,前方好像有一群士兵正在路边歇息。”

  正当桓景回头之际,他身边的传令兵突然高喊。他重新向东望去,朝霞之下,一群士兵身着满是泥泞的盔甲,显得狼狈不堪,他们要么躺倒在地上,巡逻的士兵,则失魂落魄,仿佛行尸走肉。

  直到这群人渐渐接近,桓景定睛一看,才发现他们并非全是军人,其中不少其实是当地的居民。

  像是认出了桓景的旗帜,那群人中,有几个向西飞奔而来。那几个身影越来越大,桓景这才发现这几人都没有带头盔,盔甲也脱得差不多了,看来是离开战场不久。为首一人肩上还插着一支箭,他飞奔到桓景马前跪下:

  “桓内史!我......”

  他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别哭了。王赞在苦县治军有多严厉?你们都是逃兵吗”

  “内史,王赞将军已经战死了,敌军已经占领了苦县县城,我军几乎全军覆没。敌人在苦县大开杀戒,不分军民,现在只剩我们这几个逃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