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呆头鹅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仗算是打赢了,但事情一件也没办完。

  ——这是第二天醒来,桓景舒展筋骨,望着窗外的大雨时,进入他脑中的第一个想法。

  昨晚差点抓住石勒这事儿,今日想想还是有些遗憾。战场上的事情,本就难以预测,。但桓景倒是一点也不惊讶,战场上的事情谁说得清呢:何况抓住石勒本来就不在他的目标之中,只要烧光楼船就算相当成功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无非还是募人才和观虚实。

  如果不算士人,人才倒是发现了不少,比如邓岳一行船工,但是天知道能不能把他们拉过来。而士人中的人才,诸如王导、周顗之类,本来就位高权重。算来算去,只有堂叔桓彝是肯定被忽悠去谯郡的。

  至于观虚实,自己确实见到了王导和一众江东士人,也亲身参与了战斗,明白了江东势力是个什么战斗力。但想来想去总觉得缺点什么:他来寿春这几天,连琅琊王的面都还没有见过呢。

  即使是走走过场,有些面上的事情该做也还是得做的,比如作为谯郡司马述职之类。但到目前为止,他连琅琊王的门都没有摸到。此前他也向司马睿写过信笺,但全部石沉大海。

  这么一边瞎想着,一边梳洗完毕,他披上士人的长袍,正思考着下一步,突然院门门发出了吱呀一声,随后是一阵敲门声。

  “进来。”

  “桓司马,抱歉,没注意到你没关门。”

  桓景抬头望去,院门处站立着的是周顗。

  “原来是伯仁”,和士人们相处几日,桓景已经学会了像士人那样用字称呼人来拉近距离,“今日有何指教?”

  “你此行前来不是为了借兵么?之前五日一直在备战,想来没空,昨日战后我才向王府发函请求,没想到今日就回了。”

  原来还会有人真把我借兵当回事,桓景对自己这个老祖宗一下好感倍增。不过仔细一想,他能注意到自己也是必然之事。

  周顗从关中逃出,一路辗转流离,抵达寿春也不过是十日前的事情。同为南来的北人,肯定有一份同病相怜之情吧。

  桓景道声谢,便顺手接来书函。

  琅琊王的回复相当客气,也相当简约,夸赞了一番昨日火烧车船的功绩之后,便要桓景来府上一叙。

  而另一封书函则附在琅琊王的书函后,里面详详细细地说明了觐见的礼仪要求。这种书函之前桓景在前往王导处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了,不过王导席上的名士们没人把这玩意当回事。

  名士们一方面以门第自夸,所以需要这些形式来装点门楣,但另一方面,之前已经有竹林七贤的榜样,何况又正值乱世,于是实际操作中,大家又很自然地完全不拘礼数。

  想来这封书函也不过是起如此,只是有些描述过分细致,语气也令人生烦。

  比如进门鞠躬这个事情,本来简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