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星条旗飘扬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2年以来,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在来自英国的大额军购订单以及美**队自身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工业逐渐转入军备轨道,相继研制投产了多种适应发展潮流的武器装备,保证了美**工体系的完整性和一流水准。

  战争爆发后,苏俄和日本双双持观望态度,而奥匈帝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同盟国家随时可能参战,英国不得不在欧洲战场**对抗庞大的同盟国阵营。美国虽已参战,但外界对美**队的动员效率并不看好,毕竟这个北美国家跟俄国一样幅员辽阔,大多数人口分布在相隔四千多公里的东西海岸。军史学家们一次次感叹,在上一场大战之初,如若沙俄帝国能够迅速完成动员,及早从东线攻击德奥,战争必然是另一种走势。

  美国的国土面积固然让大多数欧洲国家望而兴叹,却连沙俄帝国鼎盛时期的一半都达不到,而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交通设施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20年前的俄国,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此时的美国有别于1898年或者1914年的美国。在1932-1933年间,美国计有200万适龄青年受到军队征召,而在战争爆发前夜,美国陆海军现役兵力已分别达到90万人和30万人,另有数量可观的准军事人员。1933年5月19日,美国政府发布第一批征召令,70多万退役人员将在三日内重返兵营,同时将有150多万新兵应召入伍,而国家战略储备库里的武器弹药足以装备300万人……

  在与海军基地遥遥相望的波士顿港码头上,数以千计的民众摩肩擦踵,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意欲一睹美国主力舰队的强大阵容,但除了舰艇入港时的震撼一瞥,绝大多数人所能看到的就是那一根根高耸的、具有现代化外观的舰艇桅杆。只有少数政界人士和外交官员被允许进入军事基地,显然是出于军事考虑,波士顿本地的报纸和电台对舰队集结一事提之甚少,更不会有舰名出现。宣战之后,警察部门和反间谍机构明显加大了戒备力度,与欧洲之间的通信通讯渠道受到了严密的监控,纵是如此,潜伏在美国的情报人员还是有办法将一些重要信息送往同盟国的军事指挥机构。

  正午的烈阳下,位于爱尔兰西北部的贝尔马利特海军基地平静如往常,但随着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的进驻,港湾给人的视觉感官变得很是拥挤。

  租借给德国政府之后,这个昔日毫不起眼的海滨小镇迅速脱胎换骨,成了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海军基地。现如今,吊机林立的码头旁依次停靠着五艘巨型战舰,旗杆上悬挂着海军司令旗和海军上将旗的,便是德国公海舰队旗舰“德意志”号,它属于第二代德意志战列舰。该级战列舰共建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