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 新皇的时代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运行架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但深谙治国之道及政治规则的人不难看出卡尔一世的特殊之处:在他27岁以前——形成独立人格思维的青年期,他并没有被当作储君来培养,长时间远离国家的权力圈,受传统治国思想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成为奥匈皇储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个国家有一半的时间深陷战争泥潭,另一半的时间在使自己的经济社会逃离泥潭,老奥皇因心力交瘁而病倒,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两个平行政府时常意见相左,各派势力南辕北辙,***此起彼伏,整个国家犹如一盘散沙。此外,战胜国的地位并没有给奥匈帝国带来预期的收获,从波兰和乌克兰割取的领土虽然盛产粮食,管理这些领地尤其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却没少让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政府官员们头疼,而从法国和英国掠取的非洲殖民地基本上是荒芜之地,想要从这里开采出可供使用的资源,首先要投入相当金额的建设资金,但奥匈帝国在战争结束后可没有像爱尔兰那样获得德国盟友的鼎力支持……如果卡尔一世不想无为而治,就得拿出些非常规、有成效手段来,让自己的国家摆脱积弊重重、内忧外困的局面。

  正因如此,美英积极拉拢,试图让奥匈帝国远离同盟国的核心地带,在某些争端到来时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甚至成为对德国的制约力量。出于同样的考虑,奥匈帝国的传统盟友——德国,也使出了各种招数,试图将它继续紧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除了亲情牌、战友牌、道义牌,威廉二世和他的权臣们亦在经济利益领域抛出诱惑,例如帮助奥地利恢复西里西亚的工业设施,在奥匈帝国战后获得的非洲殖民地进行投资,甚至允许奥匈帝国分享其在远东港口所获得的贸易权利。此外,德国皇帝还试着用他那全球战略的宏图来勾起这位年轻君主的雄心壮志,他再次提出了被老奥皇搁置的大同盟国舰队计划,提议由德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对奥匈帝国的现役舰艇进行改装升级,并且把奥匈帝国纳入到德国-爱尔兰的联合造舰体系,将奥匈帝国海军感兴趣却能力所及的舰艇放在普拉、埠姆等港口建造。

  在成为皇储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年轻的卡尔是否得到了老奥皇的悉心教导,是否从他那纵横大半个世纪、饱经风霜的人生阅历中继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不得而知,但奥匈帝国这艘庞大而老朽的航船想要在大风大浪中坚持航行,它的掌舵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智慧。在前往布达佩斯完成匈牙利国王的加冕礼之前,卡尔一世彬彬有礼地接待各方贵宾,来者不拒地会谈各种合作意向,却不轻易表露他的倾向。越是如此,人们对这位新君主愈发好奇,而不知何故,新奥皇将在普拉军港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