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迈出国门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涎着高加以北的富饶土地还有盛产石油的阿塞拜疆,奥匈帝国的军事力量在与俄军的交锋中被打成了“粉碎性骨折”,哈布斯堡王朝的威望因此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二元制君主国希望通过扩张领土来扫除作战失利的负面影响。

  与德奥土强不同,同盟国阵营的新丁——保加利亚和意大利,虽已履行了对俄宣战的义务,却对进攻俄国兴趣寥寥。保加利亚割得塞尔维亚东部大片国土,对领土的已经得到了满足,这个巴尔干小国与俄国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显然不愿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过分得罪这头巨熊。基于相似的原因,意大利人不愿冒着被俄国人记恨的风险谋夺一两块远离本土的飞地,他们忙于占领法国和英国根据停战条约割让的殖民地以及英法衰败所让出的国际贸易市场,对东线战事只负责在后方摇旗呐喊。

  出于锻炼作战部队、增进同盟友谊、扩大国家影响的考虑,不久之前,爱尔兰以同盟阵营成员国的身份对俄宣战,并宣布将向东线派遣作战部队,但这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只有德国的报刊以热情洋溢的辞藻对昔日“霍亨伦天才”领导的爱尔兰军队表示了欢迎,即便如此,无论德国民众还是军队将领,都把爱尔兰军队的到来看成是象征意义居多的政治决策。

  爱尔兰皇家射手团的装备水平在爱尔兰军队屈一指,相比英国陆军部队也不为逊色,然而到了欧洲大陆,它的档次仅够归入“轻步兵”一列。东线战场归于平静以来,俄军士兵在军官们的驱使下日复一日地巩固他们的防御工事,俨然是把堑壕战的模式从西线搬到了东线。以西线的经验来看,要想突破堑壕的防线,重炮、战车必不可少,而这两种犀利的武器恰恰是爱尔兰军队最缺乏的。

  尽管不被外界所看好,夏树依然对这些次登陆欧洲大陆的爱尔兰士兵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爱尔兰皇家射手团之后还将陆续有两个步兵团和一个野战炮营前往东线,这些部队除了少数德国联络员之外,从指挥官、参谋幕僚到连排军官都是爱尔兰人,这与爱尔兰**战争时期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用夏树自己的话来说,“爱尔兰终究要靠爱尔兰军人来保卫”。

  爱尔兰对俄宣战之后,归属爱尔兰海军的两艘强力战舰——更名为“凯尔特”号和“自由万岁”号的原德国海军“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连同德国人出让给爱尔兰的多艘大型鱼雷艇,业已启程前往法罗群岛。它们将与德国舰艇一道巡弋北方航道,拦截任何前往俄国北部的船只。事实上,由于爱尔兰海员还不具备操控大中型舰艇的能力,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装巡迄今仍由德国海军官兵控制,登舰的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