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战术革新 下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战术武器的致命之处。

  向前推进了大约五百米,三个德国步兵营已在敌方炮兵的轰击下阵亡了两三百人,因伤退出战斗的也大概是相同的数字,散布在田野中的“芝麻”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均匀,有的部队士兵与士兵的间隔依然靠得比较拢,有的则在敌方炮火的威慑下变得过于松散。望远镜中,夏树看到奥特齐格中校的营情况还算稳定,士兵们与同伴间的距离大致保持在五步左右——临时传达的战术布置有这样的执行程度,官兵们的素养确实值得称道。

  视线前移,在丘陵与开阔田野的交界地带,千余名法军步兵正等着德国人进入枪弹射程。他们没有像德军步兵那样在防守中挖掘单兵掩体,倒不是因为他们对此全然无知,而是因为法军高层在战术上过分强调进攻,总觉得刺刀比什么都有用、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法军士兵在行军作战中通常是不携带军用铲的,而步枪和刺刀显然不能用来挖设作战工事。

  远远看去,那些法军步兵大致分成两排。前排匍匐在地,准备用卧姿射击;后排单膝及地,随时以蹲姿开火。十年前的沙俄战争,两年前的巴尔干战争,交战各方在战斗中皆在使用相同或者类似的战斗模式,但它本质上仍属于拿破仑时代。其实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变迁,枪械的射程、射速和精准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排枪射击固然能够对来犯之敌予以密集杀伤,却无法在敌方的进攻射击中有效保护己方官兵。

  目光暂时离开望远镜,夏树侧转过头,仅有的一辆胡伯特13型履带战车就停在不远处。

  “可以出发了吗?”他高声问道。

  担任车长的海军一等兵站在车旁,他很干脆地回答:“随时候命。”

  夏树竖起拇指道:“出发!”

  三名乘员立即钻进车舱,战车旋即响起了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盛夏酷暑,无需热车,驾驶员似乎有点小激动,战车起步有些猛,只见它突然往前一颤,咕隆咕隆地发出一阵异响,好在这无伤大局,稍稍调整之后,战车稳速前行,跑出了一段距离才开始加速。尽管这个初级型号的战车不够霸气威武,越野时速也只有可怜的十几公里,还不及马匹跑得快,但看着它滚动的履带扬起尘土,听着独特的金属摩擦声,夏树深感自豪,他知道未来会有那么一天,喷涂铁十字徽标的战车会变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碾过阻挡在这个帝国身前的一切障碍。

  当这辆形单影只的履带战车以大约两倍于步行的速度驶向法军阵地,三个德军步兵营已经越过了法军尸骸最密集之处,这些戴着尖顶头盔的德国士兵们无视不断落下的炮弹,他们始终保持着稳健的行军步速,就算身边的同伴倒下了,也很少会有人回头看上一眼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