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重刃相搏 下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腓特烈大帝”号继续右转,照此趋势,两艘战列舰将错身相交,并用近距离的对轰决定彼此的命运,而在失去指挥官的情况下,“本邦”号后桅杆瞭望台上的内尔森-亨特少尉居然成为了决定这艘战舰走向的人。在爱国热情、军人荣誉以及纳尔逊精神的感召下,这位平民出身的年轻军官通过传音筒向轮舵室发出满舵左转的指令,这一刻,如若“本邦”号的轮舵能够正常工作,它将迅猛转向并一头撞向相距仅有百米的德国公海舰队总旗舰,可它的舵桨却只能向右偏转2度而不是高速航行下8度的最大转角,使得这艘满载吨位重达3万吨的艨艟巨舰只能以慢一拍的笨拙姿态转向德国战舰。在对面的舰桥,舰长冯-卢比奇上校边喊边向舵手打比划,体格魁梧的舵手毫不迟疑地反向转动舵盘,这艘全速右转的德国战舰很快摆正航向——停顿片刻,舵手继续转动舵盘,驾驭这座吨位同对手相差无几的海上钢铁堡垒向左偏转。由此一来,两艘生死相搏的战列舰成了动作默契的舞伴,而从一个角度看,“腓特烈大帝”仿佛是以生命起舞的斗牛士,“本邦”则是无路可退的愤怒公牛。

  在人们各怀心思的煎熬和等待中,每一秒钟,这两艘斩浪而行的战列舰都以20米的速度发生相对位移。无论它们前主炮塔内的炮手如何努力,也来不及再开第二炮,而它们的副炮拼命开火,却又完全改变不了形势……几秒之后,“本邦”号舰艏已然越过了“腓特烈大帝”号的舰尾,而“腓特烈大帝”号的舰艏也切过了“本邦”号留下的航迹,舷与舷尚有二十来米,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跳远世界冠军也不可能越过这个距离。眼看两者将相安无事地走过这段航程,雨暴引起的滔天骇浪却产生了惊人的作用——两艘战舰各自渡过波峰而落入波谷,它们相向偏摆并发生位移,就这样舷对舷地越靠越近,然后以一种谁也没有料到的方式发生了碰撞!

  一声咚然重响,然后是挖心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两艘庞大的战舰仿佛是在土路上快速行驶的汽车,以非常剧烈的方式颠簸颤抖起来。“本邦”号那格外粗长的三脚桅杆一口气扫断了“腓特烈大帝”号的后桅杆,整根钢制结构的桅杆就像是被砍倒的大树一样倒向另一侧,而英国战舰桅杆上部的瞭望塔也被扯下了一大块钢板,落在德国旗舰后甲板上留作纪念。与此同时,在巨大的冲击作用下,“本邦”号左舷后部的一排炮廓式副炮像是火柴盒一样被完全挤扁,一根根粗如大腿、长度超过成年人身高的炮管竟像火柴棍似地弹离炮座,多名炮手不及躲闪而被砸成肉浆,连成一排的副炮室顿时变成了血腥狼藉的屠宰场。英国战舰舷侧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