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面,糊了 中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攻击英伦的前进踏板,法国北部的港口、机场以及铁路系统被德**队强征使用,法国西部的多个重要港口仍为德国所控制,并因此遭到美英战机的袭击。纵使所有的法国人都无意卷入这场战争,法国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战火的侵袭,数以百计的无辜平民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新兴的德意志终于取代英美法俄等老牌帝国成为新一代“日不落帝国”。在扫清了称霸全球的障碍之后,德国掌权者将战略眼光投向了更加遥远的美洲和亚洲,无所作为的法国人由此摆脱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处境,他们的国家进入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稳定恢复期。到了1948年,法国的经济和工业规模终于超过了1913年的高峰值,人口总数也从u型底部向上反转,达到了1910年的水平。

  国内形势一片向好之时,法国政界痛定思痛,归结出了积极融入西方同盟国阵营、力争回归强国行列的战略发展定位。在此定位之下,他们不仅对昔日仇敌“既往不咎”,还在各种国际事务上充当小跟班的角色,积极出人出力,籍此获得了重建军工、重整军备的机会。另一方面,法国人极力争夺农牧业、轻工业、冶金业等领域的国际贸易市场,为此视爱尔兰-西班牙-奥匈帝国缔结的三国经济同盟为头号竞争对手,积极拉拢比利时、荷兰、丹麦以及意大利等邻国抱团合作。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政治和经济变迁,比利时、荷兰、丹麦这几个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欧洲小国,已经深深嵌入到了德意志本土经济圈当中,基本丧失了工业经贸领域的独立自主性,真正有条件跟法国人合作且起到“1+1>2”效果的,放眼欧洲也只有意大利了。不过,意大利人始终沉浸在“地中海霸主”的美梦当中,觉得地中海沿岸国家非弱即敌——诸如希腊、土耳其、叙利亚、沙特这类弱小欠发达的国家,便是值得他们拉拢合作的,而奥匈帝国、法国、西班牙,这几个老牌强国,都是需要打压排挤的直接竞争对手。

  借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意大利从法国手里掠取了不少非洲殖民地和几个地中海岛屿,所以既对法国有着心理上的优势,又有情感上的提防,总觉得法国人有意夺回这些海外领地。面对法国人抛出的橄榄枝,意大利高层表现得十分谨慎,而且法国人的态度越是热乎,意大利政要们越觉得蹊跷。近些年来,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虽有好转,而且开展了一些合作,但一直缺少实质性的成果。在意大利人这里碰壁之后,法国人又尝试着跟苏俄和美国进行合作,却因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互补性不强,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无奈之下,法国高

  请收藏:https://m.ggtxt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